為探索和找準傳承和弘揚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的路徑,構築長征精神高地,探尋紅色足迹,挖掘紅色文化。2021年3月13日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的師生組成實地考察團隊前往襄陽市保康縣蘇家寨村,在省社科聯幹部及鎮住村幹部的安排下,本調查團展開了對該村的鄉村振興總體規劃編制的調研工作。
經調查,該村可借助當地的紅色資源優勢以及綠色産業優勢,采用“旅遊+”的方式将資源進行整合,将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成為重中之重。
經過2天的實地考察調研和一周的調研報告撰寫,視頻錄制,小組成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此次“挑戰杯”紅色專項的申報工作。通過此次調研,我們深入了解蘇家寨村的紅色資源, 梳理曆史遺迹背後的精神文化内涵,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發揮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起引領作用。
01
紅色資源優勢
考察團隊在扶貧工作組的帶領下,深入蘇家寨村尋找蘇家寨先輩的足迹,探尋到一段紅色的艱難歲月。1931年正月十一,由許光達團長帶領的紅軍三十一團在此被國民黨十餘個團包圍,為掩護大部隊撤離,六名紅軍戰士毅然選擇留下,拖延敵軍腳步,最後紅軍三十一團安全撤離,但那六名戰士在突圍途中壯烈犧牲。
為緬懷英烈,弘揚先烈大無畏的沖鋒精神。當地縣政府于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九日在蘇家寨建碑立傳,以此感悟先烈恩德,教育啟迪後人。
02
曾經的蘇家寨是一片荒山,村民們的生活十分艱苦,而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各村幹部充分利用該村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利用大量的石塊把荒山開拓成了共九條垱,總面積五千畝的梯田,組成了一條宏偉的梯田道。
實地考察團隊跟随駐村幹部先後考察了蘇家寨村的五個小組,其中核桃産業是蘇家寨村的傳統優勢産業,也是保康縣努力培育的村級主導産業,有很好的産業基礎和發展潛能。蘇家寨村目前的産業還是以傳統的第一産業為主:種植業主要種植核桃、煙葉、辣椒等;養殖産業有生豬、白羽雞等。
第五小組主要以煙葉種植為主要産業,有專門培育煙種的大棚基地。經了解,煙葉種植是該組的特色産業,而他們的煙種都是從武漢煙廠公司取來的,在他們種植和培育後,成熟後的煙苗或煙葉則按相應的單價再賣給武漢煙葉公司,使原本困難的村戶都能靠自己的雙手賺取酬勞,改善了一定的經濟條件。“我們能得到這樣好的就業崗位都是村委會的幹部為我們到處奔波走遍許多公司換來的寶貴機會,如今我們做這行已經做了十年了”,這位商戶滿臉幸福地說着,這是精準扶貧成效的鮮明展示。
蘇家寨村沿襲了紅軍自力更生,團結協作,頑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紅色精神,同時也印上了獨屬于蘇家寨的“大寨精神”。經過治理,昔日的“窮山惡水”已是“看山山青,看地地平,梯田像條條彩練接雲天”的“綠色王國”。
03
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态相得益彰,會增添美麗鄉村的文化厚重感和生态靈性。積極落實一系列利用核桃“出圈”的計劃,擴大村裡的核桃種植規模,延長産業鍊。同時以“大寨精神”為主題,通過融合鄉村旅遊和産業文化,系統整合革命遺址、曆史古迹、自然景觀、田園風光等獨特的旅遊資源,彰顯全村曆史文化特色,把蘇家寨打造成紅色基地、綠色田園、美麗鄉村,實現蘇家寨村的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