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環學院 通訊員 佟欣怡)為了培養學生自然地理野外實習的學習意識,了解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與途徑,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調查與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在野外的獨立生存能力和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地理科學1611班于2018年5月6日至5月12日間赴宜昌秭歸進行《綜合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參加此次實習的有李權國老師,文力老師,祝雲龍老師,常華進老師以及地理科學1611班全體人員。
此次實習由李權國老師和文力老師帶隊,進行為期七天的野外實習。除第一天與最後一天為啟程與返程外,其餘五天均安排有教學活動。在秭歸,綠水青山是最深刻的印象,真實反應各種所唱到的"山路十八彎,水路九連環。"5月7日三峽大壩——直面世界最大的水電站,領略滾滾長江的浩瀚。壇子嶺園區與185園區與流紀念園向我們全方位的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5月8日鍊子崖——觀新灘滑坡遺址,聽當地人講述滑坡事迹;學習如何使用羅盤觀測岩石的走向、傾向、傾角;品當地特産又香又甜的倫晚臍橙。5月9日——張家沖、泗溪——以不同坡度為自變量觀測農作物的産量;計算降雨強度、水土流失量、泥沙等;觀測小流域、小溶洞。5月10日高家溪——觀測小煤礦、喀斯特地貌、震旦紀礫石、蓋帽白雲岩、棺材岩等。5月11日屈原故裡——欣賞秭歸縣豐富的曆史文化、民俗文化與屈原文化。秭歸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秭歸産學研基地配備岩石園,實驗室,地質年代表等供同學們自由參觀學習。七天雖短,但收獲頗多。
此次實習讓地理科學1611班全體人員鞏固了專業知識,加強了專業技能。今天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第九個國家防災減災日。作為地理人,希望能學有所成,多為國家和地區做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