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譚涵潇,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17級地理科學專業學生。現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搜救隊的一名搜救隊員。2021年8月,畢業剛滿兩個月的我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湖北省鄂州市的一所高中擔任地理和曆史老師。
在擔任老師的這段日子裡,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05後”學生們思維活躍、角度新奇、富有想象力。翻開課本,有一課叫《宇宙中的地球》,如何給學生上好這堂太空課?我的腦海裡突然閃過《誇父追日》、《嫦娥奔月》這些神話故事,一代代中華兒女對浩瀚宇宙的不懈追夢不就是最好的地理曆史融合切入點嗎?查資料、寫教案、做課件……一番忙碌後,換來了一堂宇宙知識與中國航天曆史課。那天的課堂氛圍異常活躍,同學們積極提問、互動探讨的畫面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有天宮玉兔牛郎織女的浪漫神話、有萬戶飛天的勇敢獻身精神、有莫高窟壁畫的藝術瑰寶鑒賞、有“兩彈一星”升空的航天奮鬥史、有《流浪地球》裡的宇宙遐想、更有航天員遨遊太空的民族自豪。
課堂上,學生們看完中國航天的發展曆程都直呼過瘾,臉上滿是自豪和驕傲,我自己也被航天工作者們創業奮鬥的精神深深打動,心裡不禁生出期許:“如果有一天,我也穿上航天服、現場觀看火箭騰飛的樣子一定很帥吧。”
心中的這顆種子常常讓我魂牽夢繞,那追逐星空的身影也成了眼裡最大的期待。我渴望加入這個英雄的集體,當身處講台的我得知有加入這個群體的機會時,内心的種子被喚醒,毅然在學期末提出了辭職,開始做好相關準備。
2022年3月,我如願來到祖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東風航天城。腳下的每寸土地都是中華兒女追夢太空的曆史,風吹的每個角落都有先輩先驅可歌可泣的故事。能參加入航天隊伍,參與航天工作,内心既興奮又感慨。
初到航天城時,被高聳入雲的發射塔架吸引,因神聖的工作而自豪,也曾因自己對氣候環境不适應而困惑失落。還記得剛到搜救隊時,經常因氣候不适應流鼻血食欲差,同事們一邊尋醫問藥一邊還不忘提醒我在東風工作生活的注意事項;還記得專業訓練中,師傅嚴苛要求耐心指導的專注神情;還記得家裡發生重大變故時,隊黨支部第一時間給予我關心和幫助;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航天搜救任務時,與同事默契配合,看到航天員健康出艙,激動得一整夜沒有合眼……在航天搜救隊,我又有了夥伴摯友,我又找到了家的溫暖。
我的師傅叫李濤,在航天搜救領域工作了29年的他,從事過通信、測量、處置等多個崗位,每次的崗位調整都沒有動搖過他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每次任務演練前,他總要帶着我們把每一台設備、每一處細節再三檢查,嘴裡反複念叨航天員返回是全世界人民關注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大意。也許這就是他作為航天搜救人的初心——“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他用29年的堅守付出诠釋了什麼叫做兢兢業業、恪守初心,我暗下決心,要沿着他的腳步走下去,像他一樣,紮根大漠戈壁、苦練搜救本領、矢志航天報國。
在航天搜救隊,我不僅練就了個人過硬專業技術和強健的身體,更錘煉了航天夢和強國心,好男兒當如此,志在東風、志在九天星辰!在東風,萬無一失、任務圓滿的責任意志讓我親身體會到了幹事創業的艱辛不易;在航天搜救隊,同事間的團結互助、同心同德讓我有了如家般的依靠歸屬;在崗位上,艙落機臨、精準柔穩的使命要求讓我對中國航天自信滿懷。這一切都是課堂的經曆中所不曾獲得的寶貴财富。
我堅信,東風航天城的生活會讓我心中的理想種子長成參天大樹;我希望,在航天事業中奮鬥不止;我願意,将青春與熱血揮灑在實現航天強國的偉大實踐中,在航天事業的大舞台上書寫自己無悔青春的時代篇章!(來自:大漠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