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

.

聯系電話:
0710-3590111

TOP

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師生參加湖北省高校聯合實習
2018-08-08 10:04:42 來源: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 ; 浏覽:
 

(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  通訊員  蔡姬敏  王俪璇)當地理知識不再局限于課堂上枯燥無味的文字,不再僅僅隻是用圖片,視頻來描繪她的粉黛;學生們不再将古老的地質演變過程在腦海中一遍遍演繪;侏羅紀的恐龍不單單出現在熒屏上,突如其來的出現挑動着你緊張的神經;當你穿過蝴蝶與花海,走近瀑布與層巒,你是否有想過,有一天你會與它們肩并肩。然而,日近七月,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組織,武漢大學、湖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科技學院、信陽師範學院、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共同參與的一場野外實習,帶領着60多名師生,将地理學習從教室搬到了室外,搬到了霧雨黃昏後的古城,氣勢磅礴的大壩,回味甘甜的泉水,九折百回的峽谷,煥然一新的新村,被時光記憶的地質公園,自然孕育的生物寶庫,地理學子的搖籃,坎坷崎岖的山崖,忠君愛國的詩人祠堂,曆史變遷的地質年輪。

霧雨黃昏後的古城——襄陽
7月13日,湖北高校野外實習師生抵達襄陽,此時的襄陽籠罩在微波綿雨之中。60餘名師生沐浴在夏日涼爽的細雨之中,伴随着江水律動的身姿聆聽着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楊劍老師講述着襄陽千年來古城的名稱由來,曆史變遷和人文荟萃,在湖北大學楊蘭芳老師的講解下,觸摸着古城牆細膩的質地,細嗅着千年古城泥土的芬芳。

氣勢磅礴的大壩——丹江口水庫大壩
7月14日的上午,實習師生到達十堰市丹江口丹江口大壩,李長安老師和60餘名師生在灼目的烈日下,細數着大壩的歲月峥嵘。從丹江口大壩的修建到大壩的使用,從大壩的經濟價值到大壩的環境價值,一樁樁,一件件,将曆史與格局,作用與意義,切實的擺在學生們的眼前。

回味甘甜的泉水——農夫山泉生産車間
7月14日臨近中午,師生們一起參觀了位于丹江口的農夫山泉生産車間,進入生産廠的大門,三個産品陳列塔映入眼簾,飲一口農夫山泉水,沁人心田。在農夫山泉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進生産車間,看着一道道生産工序,那一句“我們不生産水,我們隻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回響在耳邊。
 

九折百回的峽谷——石鼓鎮太極峽
7月14日下午,繞過颠簸崎岖的山路,依舊頂着烈日高陽,師生們來到位于石鼓鎮的太極峽。走進太極峽,你也許會怪她流水潺潺,動聽悅耳,羁絆住你學習的腳步;也許你會怪她山體高大,涼風送爽,吸引你流連忘返;但是當你看到她萬年岩石堅韌的積澱,李長安老師為大家講解着她的俠骨柔腸,你卻軟下心來,憐惜她在大自然靜谧的角落裡隐藏了萬年的芳華。

煥然一新的新村——李家移民村
7月15日,在去往鄖縣的路途中,經過李家移民新村,亭亭幢幢的灰瓦白牆建築有序的排列着,建築下的小花園郁郁蔥蔥,映射出農家的晨起昏息,整個村莊的街道排布有序,籠罩在遠處的高山流水下。本以為這種“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會一直延續,直到老師為學生們講述李家村的曆史,這種景象的形象,竟被渲染出了幾分悲壯。李家村為了南水北調工程,搬離了原來的舊址,現在的李家新村,是為了安置移民後建的,而原來的李家村已經深藏水底,在丹江口的水底下續寫着李家古樸的曆史。

被時光記憶的地質公園——鄖縣國家地質公園
7月15日的下午,實習師生抵達鄖縣國家地質公園,公園裡恐龍的擺設沒有電影裡出現的可怖,也許是人造景觀,在造型上也顯的可愛頑皮,但卻依舊高大。走進博物館,觀看着恐龍的腳印,觸摸着恐龍的骨骼,聽着館長為我們的講解,侏羅紀的世界好像顯的并不那麼遙遠。恐龍蛋的化石仿佛也在演繹着億萬年前,幼小的恐龍破殼而出,笨手笨腳,走路東倒西歪,步履蹒跚,憨态可掬的模樣。

自然孕育的生物寶庫——神農架林區
7月16日到18日,實習的師生們徘徊在淨靈的神農架林區探索着她的奧秘,“林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的向我們展示了從山底到山頂的垂直地帶分布,同樣,我們從神農架林區的山底到山頂也可以看到大概相似的景象。從山底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到山頂的寒溫帶針葉林,由于一系列因素,營造出了不同的植被景觀。神農架林區的闆壁岩,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荒涼的植被中,點綴着形狀不同的岩石,岩石的肌膚記錄着萬年前的滄海桑田,岩石的質地透露出他見證過的海陸變遷。大九湖的濕地是泥炭藻的溫床,日夜給予着泥炭藻營養,雖然溫床有意,但是泥藻卻不願意生根,卻有如此經久的陪伴,大概也是因為愛的深沉。

地理學子的搖籃——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秭歸實習基地
7月19日下午,實習師生來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實習基地,一進門溫家寶總理的“搖籃”刻在一塊醒目的岩石上,實習基地裡陳列着各種各樣的岩石标本,每一種岩石的名字雖然都不朗朗上口,但是都有着自己的命名規律。就像我們認識新朋友,也許我們會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是總有些獨特的特征讓我們可以認出他們。基地裡的陳列館裡擺放的三峽地形沙盤是我們了解三峽地質岩層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從寒武紀到第四紀,每一層的産狀,岩性,走向都标繪的十分明确。當複雜的工作做到基礎,而衍生出來一系列新内容,這大概就是“搖籃”。

坎坷崎岖的山崖——鍊子崖
7月20日,又是烈日炎炎的一天,實習師生一群人抵達鍊子崖景區,江對岸的新灘滑坡遺址尚在,幾頁雕刻的大書向我們講解着新灘滑坡的災難,令人悲喜交加的結局引發着同學們的思考,悲的是新灘滑坡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喜的是經過研究者的預測,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損失。鍊子崖的歸鄉廟融合了道、儒、佛三家文化,在景區中來自武漢大學的鐘賽香老師為同學們講解宗教融合的過程,站在烈日下,感受着道教的修道之人的仙風道骨,儒家的“仁義禮至信”,佛家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聽着基督教徒虔誠吟誦的故事,體會着文化融合的過程,那一刻,炎熱也并不是十分難耐。

忠君愛國的詩人祠堂——秭歸屈原祠
7月20日下午,進入屈原祠堂,感受着一代愛國詩人的家民情懷,《離騷》一詩,書寫出屈原的從政的悲壯。華中師範大學的聶豔老師為大家講解着城市規劃布局,旅遊規劃等原理,帶着學生們從現代的眼光看待土地規劃建設的布局,以一種大視野,大格局的角度去發現問題,建構起古代思維與現代思維的新橋梁。

曆史變遷的地質年輪——張家沖
7月21日一早,實習的師生們踏上了野外探索的路途,張家沖的水土流失監測站記錄着該地區水土流失的狀況,一路上陌生的岩石吸引着同學們的眼光,激發着同學們的求知欲,奇特的燈影組岩石展示着大自然的時尚魅力,面對着大自然的創造力,人類顯的多麼的渺小。湖北大學于婧老師的說過“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十分渺小的,應該對大自然始終懷有敬畏之心”很好的呼應了展示在人類面前的奇異景象。

7月21日下午的總結大會上,學生和老師對此次野外聯合實習做出了激動人心的總結。有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可貴,有的感受到了同學之間一起學習合作的快樂。在此次野外實習中,各個學校之間加強了聯系與交流,老師們的知識與技能得到了鞏固與更新,學生們不但學習到了新知識,新内容,更體會到了實地學習的魅力,同時,收獲了新的友情。在句句震撼人心的總結中,第二次湖北省地理高校野外聯合實習落下帷幕,雖然第二屆野外聯合實習已經結束,但是新的地理征程卻在慢慢的開始,在衆多學科中悄悄的綻放。

關閉】 【返回頂部
上一篇資環學院赴南漳縣九集鎮八泉村開展鄉村振興調研沒有了! 下一篇我院召開2018年暑期工作專題布置會沒有了!

最新内容

熱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