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婷婷,女,漢族,198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曆,博士,教授。現任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城鄉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獲2021年襄陽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号;2020年襄陽市“創新追夢人”,并被授予“襄陽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号等榮譽;2019年入選襄陽青年科技英才開發計劃。
她是環境污染與修複領域的帶頭人,主要從事環境污染物的測定、農田土壤污染調查、新型污染物的毒性分析、土壤污染的健康風險評估、污染農田的生物修複及修複植物的資源化處理等研究。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合計資助經費139萬,是目前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主持國家基金項目和經費最多的教師;主持湖北省科技計劃項目1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1項(20萬),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項目1項(20萬)。2019和2020年獲批校培育基金資助共64萬;主持多項開放基金項目,經費達30餘萬。發表高質量論文40餘篇,授權專利多項。2018、2019連續兩年被評為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并多次受校園新聞頭條報道。
該同志多年如一日,默默堅守自己的初心,在國家戰略的指引下,投身于學術前沿問題研究,緻力于解決地方發展難題,體現出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人的擔當與作為!。
一、潛心研究,矢志不移
習總書記強調“菜籃子”、“米袋子”都是事關民生的大事,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産品,農産品安全根源在清潔的生産環境。從本科畢業論文選題開始,馬婷婷便對土壤環境污染問題産生了興趣,自2006年至今,緻力于改善土壤環境,保持土壤生産力。研究的主要核心内容包括建立可靠的環境污染物的分析方法,開展典型區域的土壤及農産品污染調查,評估典型設施農業區及農業研究區域健康風險,針對不同區域的特征污染物,篩選精準高效的生物修複方式,并且打造綠色、無害化的修複植物後續處置流程,在修複土壤污染的同時不帶來二次污染,從根源上确保農産品的質量安全。
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馬婷婷對科研的濃厚興趣源于碩士階段。受導師的鼓勵和啟發,碩士二年級時就開始嘗試撰寫英文論文。為了寫出高質量的論文,她堅持多寫多改,不斷克服漢語式英語表達的先天不足,不斷深化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讨論,不斷擴大自己的文獻閱讀量積累規範的學術語言表達方式。為了更好地建立适合自己的寫作方法,每逢英文論文寫作輔導培訓會,她都搶在最前排,仔細聽、認真記,會後及時整理、反思,不斷比較、篩選,逐漸形成了自己最初的寫作模式。在參加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博士生入學考試複試時,博士生導師駱永明研究員看到她身上有着一股不達目标誓不罷休的韌勁,給她打了最高分,希望給她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機會,發揮對科研的無限熱情。也正是因為這份持之以恒的韌勁,讓她不斷提升科研能力和撰寫水平,此後幾年,馬婷婷連續發表了多篇高質量學術論文。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期間,獲批了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年基金項目)。源于對漢江流域和襄陽的向往,2014年,馬婷婷主動申請調入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工作,以更加高漲的熱情投入到漢江流域環境保護與修複的研究中。
三、厚積薄發,不畏艱辛
作為一名科研為主型教師,馬婷婷幾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科研實驗和論文寫作上。除了在實驗室裡開展實驗分析,還經常深入野外開展實地調查,采集實驗樣品,在風餐露宿的艱辛中品嘗着科研的喜悅,努力為漢江流域生态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2017年,在學校的推薦下,她憑借豐碩的科研成果和對科研團隊建設的科學規劃,成功入選湖北省青年英才計劃,成為我校第二位獲得該計劃支持的年輕教師,這标志着馬婷婷作為環境修複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後備力量得到認可。2018年,她成功獲批了第二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土壤樣品采集點通常都是比較偏僻、路況較差的地方。為了保證土壤測量數據的科學性,每次采樣都盡量集中在兩三天内完成,從2018年底開始去荊門采樣,前後一共去了10多次,最多的一次帶回的泥土樣品近20袋、蔬菜樣品近40袋。蔬菜樣品存放條件要求高,有一段時間食化學院的一台冷凍幹燥機,幾乎被“霸占”了。樣品的處理是同樣是一項繁重的工作,20個樣品大概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基礎數據的采集,一篇文章需要三四百個數據,每次大概都需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而彙總數據、數據分析、作圖每一步,都必須親自動手和把關,确保實驗數據的真實性。
正是源于對科研工作的執着與熱愛,讓馬婷婷在科研創新這條艱辛、孤寂的路上砥砺前行,一次又一次在挑戰中磨砺自己。在日複一日的科研積累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最終在2020年獲批了第三個國家基金項目。面對這些成績,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很高興能在國家生态文明建設方針指引下,緊密圍繞漢江流域綠色發展做些工作,她表示将堅守初心,勇于創新,不斷前行,努力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