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

.

聯系電話:
0710-3590111

TOP

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20年工作總結
2020-12-25 08:37:52 來源: ; 浏覽: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的決勝之年,也是學校“十三五”事業發展的收官之年、攻堅之年。學院緊緊圍繞學校2020年黨政工作要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和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學校“奪取疫情防控和學校高質量發展‘雙勝利’”的總要求,帶動全院師生,圍繞核心抓落實,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現将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堅持發揮黨組織引領,全面落實黨建工作

(一)占領疫情“主戰場”,勇擔責任做先鋒。疫情發生後,學院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制定了《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施方案》,積極主動作為,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全面監控師生健康狀況,及時上報疫情現狀,确保師生在疫情期間無一确診病例出現。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體黨員教師堅持做勇擔責任的先鋒、做聽從命令的模範、做恪盡職守的模範、做凝心聚力的模範,主動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學院先後有7人次受到了當地社區和居委會的表彰,5人次被評為學校抗疫先進典型。其中朱運海博士在疫情期間還主動參與了襄陽市旅遊行業現狀及振興工作的專題調研,其調研報告被市旅遊局采用。

(二)築牢思想“主陣地”,錘煉黨建“主力軍”。嚴格落實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和教職工政治學習制度,全年學院集中組織黨委中心組學習10次,政治理論學習9次,主題黨日活動10次,領導班子講黨課達到人均3次以上,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講黨課14次。2020年班子成員先後參加了“書記讀書班”、“基層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培訓班、“青年幹部讀書班”、紀檢幹部培訓班等學習。組織師生前往老河口市國民政府第五戰區司令部舊址和袁書堂紀念館開展了“增強黨性修養,弘揚奮鬥精神”的主題教育。2020年學院班子成員外出交流學習10餘次,參加各類培訓20餘次,并全部擔任班主任。班子成員在創新工作思路,找對工作路徑,破解工作瓶頸等能力上有了顯著提升。在襄陽市市直教育系統“身邊時代先鋒”選樹活動中,旅遊管理黨支部榮獲“紅旗黨支部”稱号,朱運海、蔣小榮被評為“優秀共産黨員”。

二、持續推進黨風廉政,确保正确發展方向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通過抓組織強核心、抓機制強引領、抓保障強根基、抓弱項強治理等“四抓四強”工作方式,不斷提升資環學院基層治理水平,嚴格實行定期研究工作機制,堅持并完善廉政風險研判制度,緊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重點,确保學院在正确的發展方向上快速前進。2020年資環學院共召開黨政聯席會議12次,學院黨委全年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學習4次,專項研究黨風廉政建設讨論會2次,班子成員廉政談話20餘次,組織教職工集中觀看了《權力之刃 濫用成殇》警示教育片,撰寫了心得體會,進一步樹立了全體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增強了廉潔從政意識,提高反腐倡廉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科學對标彰顯實效

(一)學科布局有序推進。緊密圍繞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态經濟帶以及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聚焦襄陽市“一極兩中心”發展目标,凝練我院學科方向。确立了地理學一級學科建設目标和旅遊管理專碩的協同發展之路。地理學一級學科已形成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三個穩定的方向,基于本學科長期開展圍繞漢江流域資源環境相關研究工作的實際,凝練了環境地理學、旅遊地理學、鄉村地理學三個特色方向。旅遊管理以申報專碩為契機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确立了旅遊資源開發、鄉村旅遊發展和旅遊經濟管理三個學科發展方向。目前,由我院主導申請的旅遊管理專碩、我院協助完成的教育專碩(地理教育方向)等先後完成了校内排序和省内專家評審,現處于公示期。

科研成果數量質量雙提升。學院不斷改革科研評價方法、完善評價指标體系,由重視數量向數量和質量并重發展,科研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得到明顯提升。2020年學院獲批成立了兩個科技創新團隊。一個是依托旅遊發展研究院成立的“文化産業服務型”團隊“生态實踐智慧型文旅融合發展規劃設計創新團隊”;另一個是依托國自科項目由馬婷婷博士牽頭成立的“基礎理論支撐型”團隊“漢江流域生态安全及農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團隊”。每個團隊給于10萬元的建設經費,建設期4年。2020年申報各級各類項目39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6項,省部級項目6項,市廳級17項。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中郭超博士獲批國家自科青年基金項目,馬婷婷博士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蔣小榮博士獲批教育部項目1項,黃銀濤博士獲批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馬婷婷博士獲批湖北省創新團隊計劃項目1項,襄陽市“英才計劃”項目1項,獲批市廳級項目9項。科研經費到賬192.728萬元,其中,縱向到賬經費88.7萬元,比去年增加88%,橫向到賬經費104.028萬元,比去年增加14%。發表(出版)高質量論文(專著)16篇(部),其中SCI檢索論文5篇CSSCI和CSCD7篇,核心2篇,出版專著2部。申報各級各類獎項13項,獲得各類科研獎勵4項。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較往年明顯提升。

(四)教學規範保運行。學院建立包括學院教學委員會、教學督導員、學生信息員等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明确責任和權利。制定完善并嚴格執行各教學環節的質量标準及相關管理規定。加強日常教學服務管理,落實學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學檢查制度,抓實教學巡查、聽課評課、教學反饋、教學事故處理等工作。該年度學院教學運行總體平穩,負面教學通報率低,未發生二級以上教學事故,教學相關違紀違規和其他纰漏得到及時妥善處理,相關工作穩步推進,完成了教學目标任務。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地理科學、旅遊管理的學科專業特點,積極探索“紅+綠”人才培養模式,“紅”就是“堅定紅色信仰、培育紅色基因、播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文化”,在可靠上錘煉人才思想本色,“綠”就是“理解綠色文明、内化綠色理念、掌握綠色技能、規範綠色言行”,在合格上錘煉人才專業本領,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貫穿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積極開展教學研究,舉辦了3場教學沙龍,結題省級教學項目1項,獲批校級教學研究項目3項,結題3項,獲批校級課程思政教研專項5項,結題2項。獲批“創新創業教育”教研項目2項,結題1項。獲批線下金課2項,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項。發表教研論文7篇。積極參與各類教學競賽,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優秀課程教案、育人“雙大綱”三等獎5項。

(五)人才隊伍強建設。學院秉承尊重是“以人為本”之本,信任是尊重人才之本,積極塑造人才成長環境。順利完成教師聘任制改革。以師德師風建設為基礎,在科研上鼓勵教師,在教學上督促教師,在育人上引導教師,努力培育師德好、教學優、科研強的先進典型。2020年我院青年教師獲批國家自然科技基金2項,教育部研究項目1項,被市委市政府采納調研報告2篇,其中馬婷婷博士榮獲襄陽市“創新追夢人”榮譽稱号,授予“襄陽五一勞動獎章”,郭超、朱運海等三位博士被評委學校“科技工作先進工作者”,李權國被評為“師德先進個人”。學院秉持“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的理念,招攬專業方向對口、學科發展緊缺的高層次人才來校工作,2020年參加高層次人才招聘會4次,面試博士11人,簽約博士2人。3名出國進修教師安全返校工作,推選4名教師國内訪學,鼓勵教師參加外語培訓,為出國進修做好準備。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提升幹部視野和能力,2020年選拔2名青年教師分别擔任地理科學專業、旅遊管理專業副主任。

(六)服務地方促經濟。組織教師積極參與疫後恢複生産工作,深入企業一線破解難題,積極撰寫智庫要報。由朱運海撰寫的《關于我市景區疫後經營應對策略的建議》被襄陽市文化和旅遊局采用。由何珍執筆完成的《關于襄陽長渠世界灌溉工程遺産保護與開發的思考》獲市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李樂成簽批,和湖北省地質第八大隊簽訂橫向服務合同3項。對接地方發展需求,承擔完成的《襄陽市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思路和措施》通過專家評審。張弢教授參與襄陽市“十四五”規劃專家座談會,提出打造“治理現代化、先進制造業、綠色發展”三大襄陽樣闆,推動襄陽“一極兩中心”建設。服務保康合作村的“旅遊扶貧規劃團隊”獲得2020年學校脫貧攻堅專項獎勵。

(七)學生工作育英才。學院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工作地位,堅持立德樹人的工作理念,優化學生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工作科學化水平,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成長。2020年開展“傳承五四精神 綻放戰疫青春”、“緻敬抗美援朝 争做時代新人”團日活動30餘次。利用QQ群、資環新青年公衆号等網絡形式推出宣傳教育專欄,發揮網絡育人功能。組織了1場道德講堂,1場草廬講堂。引導團員青年進行青年大學習,每期排名名列前茅,獲2020年度“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第二名。以雷鋒月、五四、國慶為主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20餘次,學院獲得校“五四紅旗團委”、地科1811團支部獲“五四紅旗團支部”稱号。獲2020 年“我愛國防”大學生主題演講比賽優秀組織單位稱号,2020年疫情原因,學科及競賽獎項不及往年,後半年學術論文成果11篇,學科競賽及校級表彰共35項。地理科學2016級的甘小潔同學連續四年打破學校運動會記錄并成為創造學校校運會曆史的第一人。2031班章吉同學參加襄城區職業技能競賽獲導遊項目二等獎,并被授予“鳳雛名匠”榮譽稱号。

工會保障添活力。學院工會充分發揮工會這一群衆組織的特點和優勢,堅持做好工會常規工作,增強資環學校教職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2020年,先後組織老師們參加了校運動會、資環學院“九州遊杯”第一屆象棋比賽、前往老河口市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教學實踐基地聯合考察等活動。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既促進了我院教職工之間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也增進了友誼,增強了感情,凝聚了人心。

2020年,在學校的正确領導和關心支持下,經由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資環學院各項取得可喜成績。但與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各項改革和制度創新還需深入推進,學院事業發展活力還顯不足;支撐學院發展關鍵成果如制約地理學碩點建設的條件尚未得到有效破解,等等。對于上述問題,學院領導班子将在今後工作中高度重視,對标對表,系統思考,統籌推進,予以解決。

關閉】 【返回頂部
上一篇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20年黨建工作總結沒有了! 下一篇3044澳门永利集团欢迎您2020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沒有了!

最新内容

熱門内容